9/4 行程安排: 聖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 -->許願池Trevi Fountain-> 艾曼紐爾二世紀念館Il Vittoriano - Monumento a Vittorio Emanuele II-->威尼斯廣場Piazza Venezia -->萬神殿Pantheon -->納沃納廣場(四河噴泉) Piazza Navona->晚餐Il Chianti
A: 聖母大殿Santa Maria del Maggiore:開放時間 :7 :00-19:00
今天第一站來到同屬天主教的四座特級聖殿的聖母大殿,又稱奇蹟聖母教堂。傳說在西元四世紀的盛夏,聖母託夢給教宗Liberius,希望他在下雪處建立教堂,以顯示聖母的榮耀。沒想到第二天早晨,Esquilline山丘真的下了雪。因此它又有另一個名稱: 白雪聖母瑪利亞教堂。每年的8月5號,還有灑落白玫瑰花瓣以象徵這一聖跡的活動,這也是世上第一個以聖母命名的教堂。鎏金天花板建於15世紀,非常華麗,所用的黃金來自美洲。來Italy參觀教堂記得不要穿露肩的衣服,裙子一般不要太短,膝蓋以上一點點也是可以的,要不然就像我一樣(沒做好功課QAQ)被要求披上薄紗,才能入內參觀。
華麗的聖體傘(就是保護聖體的傘,表示傘下埋著某聖人)。
聖體傘後,後殿圓頂的馬賽克壁畫完成於13世紀,描述的是聖母加冕(Coronation of the Virgin)。
波格賽禮拜堂
下樓梯來到伯利恆地下室,裡面有銀製的聖嬰搖籃和金製的槽,另外也埋葬著聖徒傑羅姆和教宗Pio V,其中有一個雕像是梵諦岡史上任期最長的教宗Pio IX,他曾對梵諦岡所有男性雕像下達去勢的命令,雕像必須要用樹葉遮住重點部位@@。 左側小圖是出現在電影天使與魔鬼中的全知之眼。
參觀完聖母教堂,我們步行到羅馬很有名的麵包店吃午餐,麵包做成的裝飾,非常可愛,用英文和店員比手劃腳的交談,好不容易才買到想吃的口味,義大利很多人英文不太靈光,最痛苦的是他們會夾雜義大利文跟你交談,難道我的臉看起來像是懂義大利文的嗎QAQ
Panella店家網址: http://www.panellaroma.com/
B: 許願池Trevi Fountain:
用完午餐我們搭地鐵來到許願池。許願池在羅馬有噴泉之都的美稱,又叫特萊維噴泉,“特萊維”是三岔路口的意思,因為噴泉前有三條道路向外延伸。它也叫少女噴泉、許願泉。白天的許願池跟第一天的夜景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但不管何時來到這裡,永遠都是滿滿的人潮。
噴泉以羅馬神話中海神得勝歸來做為題材,如同舞臺一般的場景,是在西元1733年重新設計。它參考了凱旋門的建築風格,背景是一座海神宮殿,最中間是海神Neptune,海神的腳下有兩匹駿馬,被兩個半人半魚的水神Triton所牽引,左側像脫韁野馬的代表著波濤洶湧的河流,而右側溫馴的馬兒則代表了平靜的海面。另外左右分別立著豐饒和健康女神,而上方的四位少女代表了四季。因為許願池是電影「羅馬假期」的場景之一,很多人會像電影場景那樣,背對著噴泉,先說出願望,用右手從肩膀方向上扔硬幣到池裡,定期會有慈善機構收集這些硬幣。
C. 瓦倫蒂尼宮 Le Domus Romane di Palazzo Valentini(3D博物館):
3D博物館是我在Tripadvisor查到排名羅馬第一的景點http://goo.gl/lWLxMk,奇怪的是我沒看過有台灣的網友們去過,這個博物館似乎是3D重現羅馬遺跡,讓你彷彿穿越時空重返當時的盛世,加上一些特效比如說熱氣,讓你覺得回到當時的溫泉地之類,我不知到底做的多真實,本來想去看看可是沒時間QQ如果有看過的人希望可以跟我分享~~要注意時間表,不是每場都是英文導覽的。
網路上有幾個Italy大家說必吃的Gelato: 羅馬Giolitti、梵蒂岡的Old Bridge,各大城市都有的連鎖店Groom,還有Florence 的Vivoli。在去萬神殿前我們來到了Giolitti,它也是這些推薦店家中店面最大的一個,超多人在排隊,點了藍莓和檸檬,卻大失所望,吃不到果粒不說,連Gelato那種綿密又爽口的紮實感也沒有,感覺就像一般的冰淇淋,甜的有點膩了。而且明明店裡位子很多,我們想坐下來吃個冰淇淋,就被店員很兇的趕走了,他說只有飲料跟糕點才能在裡面吃,我不懂,難道冰淇淋就不是你店裡賣的東西嗎?離開時他還要求我們把桌上的垃圾帶走,跟他說那是前一桌客人留下的不是我們,而且也只是一張餐巾紙,但他還是堅持要我們帶走,有點無言=.=後來我發現Italy有很多店都是這樣,點Gelato就不給你在店裡吃,只能在外面站著吃。我們到離開時都不懂為什麼這家店這麼有生意,也許是他能選的口味比較多?但我跟花花一致覺得還是第一天那間Gelato比較好吃,詳情請看http://whitenannan.pixnet.net/blog/post/274237844。於是晚上經過許願池的時候,又跑去買了一次^^
D. 萬神殿Pantheon:
許願池、萬神殿跟聖王路易堂其實都在很近的地方,可以一路步行直到四河噴泉,沿路有數不盡的小店,賣各式酒、Italy麵,手工小物、玻璃製品、紀念品等等....非常吸引人,而到了夜晚人潮依舊多,卻不再那麼炎熱,讓人怎麼逛都覺得意猶未盡。
萬神殿(Pantheon)是現今唯一完整保存的羅馬帝國時期建築,始建於西元前27-25年,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格裡帕建造,用以供奉奧林匹亞山上的諸神。現今的萬神殿主體,是哈德良皇帝在阿格裏帕的神廟基礎上建成的,其內仍供奉羅馬的所有神袛,得名萬神殿(Pantheon)。萬神殿的外觀門廊,是一排八根的花崗石圓柱,石柱上方是三角型希臘風格的屋頂,但是它的圓頂是羅馬式,也就是說萬神殿融合了兩種建築風格。廣場上的方尖碑跟花崗岩石柱,都是羅馬人征戰時從埃及帶回來的。但是石柱是一體成形,光一支就重達100頓以上,很難想像這麼重的東西,在當時到底要怎麼從埃及運回羅馬。
萬神殿使用了混凝土建造主體結構。(所謂的混凝土是結合了埃及花崗岩、希臘的白色大理石和非洲的彩色大理石。)大廳的圓頂是一個球體,單單只靠石材拼接而成,很難想像的是,在兩千年前,建築師要怎麼在沒有任何支撐物的情況下,把這些厚厚的石材放上去,蓋成這個舉世聞名的大圓頂?在屋頂的中央,有一個洞,是為了讓室內空氣流通,然而當下雨的時候,只要開啟大門,氣流就能從大門進來再往圓頂上的洞排出去,所以就算屋頂開了一個圓孔洞,雨水依舊無法進到室內來,除非真的下非常大的雨。另外,萬神殿是沒有窗戶的,這個圓孔洞是室內光線的唯一來源。
從萬神殿門口往廣場方向望去,右手邊的巷子裡有非常有名的咖啡店–金杯咖啡Caffe Tazza d'oro。
因為我不喝咖啡,所以花花一口氣喝了兩人份:牛奶咖啡跟咖啡冰沙,在此附上Italy文 咖啡口味對照表: http://goo.gl/vSTrCL(資料來源:yahoo部落格hsiang1025網友)
E. 納沃納廣場(四河噴泉) Piazza Navona:
從萬神殿到四河噴泉這段路,被譽為「霜淇淋天堂」。在接近黃昏的時候,我們來到了四河噴泉,花花很喜歡這個噴泉,他說許願泉太擠了,而四河噴泉不但美麗還能好好仔細的欣賞,再加上廣場有很多街頭藝人表演或是畫畫,讓這裡多了份閒適的藝術氣息和浪漫。
Piazza Navona在西元一世紀時曾為競技場,後來改成市集。廣場上總共有三座噴泉,最有名的是貝尼尼設計的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attro Fuimi),四座巨大的雕像,分別代表了世界四大河流:尼羅河(非洲)、布拉特河(美洲)、恆河(亞洲)及多瑙河(歐洲)。尼羅河河神,用頭巾緊緊包住自己的頭,表示非洲氣候的炎熱,也有人認為代表尼羅河的源頭無法得知。右側刻著棕櫚樹,是非洲典型的樹種。多瑙河河神雙手高舉像在跳舞,顯現了歐洲人慣有的優雅,腳邊是隻獅子。河神的盾牌上刻有聖彼得的鑰匙和三重王冠,還有象徵英諾森十世的徽章,三朵百合和一隻代表聖靈的鴿子。恒河河神手持船槳,斜身側坐,目視遠方,象徵亞州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神祕感。旁邊有一匹白馬,暗示佛教“白馬馱經”的故事。布拉特河河神坐的岩石上散落金幣,表示美洲豐饒的礦產資源。另外兩座噴泉是摩爾人噴泉(描繪摩爾人與海豚奮戰的場面),也是貝尼尼創作,和波塔的「海神噴泉」。
這天晚餐我們走回了許願池附近Il Chianti用餐,是很多台灣網友推薦的餐廳。酒標—黑牌公雞,代表他們供應的酒都從托斯卡尼的奇揚地(CHIANTI)所出產。看老外都好喜歡坐外面的位子,裡面空空如也,我想我也來體會一下外面的浪漫。沒想到一坐就後悔了,因為外國人好多都喜歡在外面抽菸,一頓飯下來我快被旁邊的女生薰死...QQ從這天後我就很少再坐餐廳外面。這天的菜也很好吃,我很喜歡蔬菜湯裡芹菜的香味,花花的Italy寬麵裡的菇菇好香,是我們十五天吃過最好吃的麵,我的紅酒牛肉味道香醇柔軟,價錢也算合理,也有網友推薦蘋果肉桂菲力牛排。吃完之後當然又跑去旁邊我最愛的Gelato買冰淇淋來吃A_AGelato的介紹請看http://whitenannan.pixnet.net/blog/post/274237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