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行程: St Pancras車站 --> 倫敦塔橋 --> 國會大廈 --> 大笨鐘 --> Piccadilly Circus --> Buger & Lobster晚餐
這天我們乘坐了歐洲之星來到了英國倫敦,我們的行程是中間有幾天會到倫敦玩,為什麼不選擇巴黎進倫敦出,or倫敦進巴黎出呢,是因為本來這次計畫是到西班牙旅行,但是剛看完Italy的華麗之後,覺得西班牙好像少了什麼,再加上花花沒去過法國一直很渴望去看法國的凡爾賽宮,我也覺得大概只有巴黎的華麗才可以跟Italy的建築相媲美的吧?!!於是就訂了巴黎來回機票。但又覺得兩個星期都玩Paris太過可惜,又臨時訂了歐洲之星的車票來到倫敦。
英國是我從來還沒去過的國家,在去之前其實沒有抱著太大的期望,可能是因為Paris的照片實在太美了,相較之下倫敦的建築在照片中遜色許多,所以決定去倫敦是懷抱著一種貪小便宜的心態去的,但是反而愈沒有期待的旅行,往往帶來的驚喜愈多,就像兩年前的加拿大一樣。
來到倫敦之後我深深的喜愛上這個既現代化又有歷史感的都市,特別是從Paris來到London,會覺得怎麼變得這麼乾淨、安全、方便.......我也再也不用擔心別人來搶我的iphone,不用一直擔心有人會來偷或搶的感覺真的很好,旅行上的心態放鬆了許多
一路走到地鐵站我們都在讚嘆:「好乾淨啊!」「好方便都有電梯!」要知道對於一個拿著大行李的遊客來說,電梯就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特別是剛從可怕的巴黎地鐵過來的我們,簡直感動的想哭~
倫敦的地鐵真的規畫的非常好,大部分的地鐵車廂和車站都很新,燈光明亮,每個車站也都很新很乾淨,往往景點就在地鐵站外的不遠處,對遊客來說非常方便也不擔心迷路,幾乎都有手扶梯可以搭乘。
巴黎的車廂大多非常老舊,加上往往沒什麼空調。地鐵路線規畫很差,就算在同一站只是要換線,往往還要走上老遠才會到達換線的地方,指標也常指示不清楚,走了一陣子才發現不是這條線,而且幾乎沒有任何的手扶梯或電梯,我到後期腳受傷的時候,覺得寧願直接走路到景點也不想搭地鐵,因為地鐵上上下下的樓梯超多。
我跟花花討論過這樣子的設計對於殘障人士不是很不方便嗎?我們也曾經問過住在巴黎的人: "難道殘障人士不用坐地鐵嗎?"
他們很認真的思考了我的問題,然後說: "如果真的腳不良於行的話可能就不適合搭地鐵了,可以坐公車or走路........@0@ (都跛腳了還叫人家走路....)"
這樣想想覺得台灣的捷運真的超好,以前我總不明白為什麼有些老外會很稱讚台灣的捷運系統,來到巴黎後我明白了,我想巴黎人來到台北捷運應該會感動的痛哭流涕吧XD
不過我在巴黎地鐵每次抬行李時都會遇到有好心的路人幫我拿上樓梯,就算是女生也會伸出援手,一開始我都因為擔心巴黎的治安而拒絕(實在是很多遊記都寫的超恐怖) ,後來想想這麼重的行李他就算想要搶也跑不了多遠吧!就厚著臉皮讓大家幫忙了。
倫敦地鐵使用的是Oyster Card,一開始就可以在St Pancras儲值,進出都用這張卡刷,要離開時還能把餘額退還,每天有金額上限,超過了就不會再收錢,再加上倫敦地鐵實在太方便了,所以我跟花花每天在倫敦都拼命的搭地鐵,實在是太方便了QAQ 等到上了地鐵列車,我還是一直的發出讚嘆,花花笑我是鄉巴佬,又不是第一次坐捷運幹嘛那麼大驚小怪,我說我感動的是終於可以又坐到這麼先進又乾淨的地鐵啊!!!
這天我們很幸運的看到久違的太陽而且是第一個沒有下雨的日子,想想實在諷刺,這麼一個被稱為霧都,常常下雨的倫敦,卻讓我們在這幾天居住的短暫時光裡,享受了這趟旅行最溫暖、最晴朗的日子。那時不知道接下來每天都是這麼晴空萬里,還想趁著難得天氣好先去照照相,所以就先坐地鐵去照了大笨鐘、倫敦塔和倫敦塔橋的外觀。
St Pancras車站非常大,裡面滿滿的購物商店,帶著有些古典和現代交錯的建築,我和花花發出由衷的讚嘆。
大廳裡擺著幾架鋼琴,經過的人們隨時都可以坐下來彈上一曲,而彈奏的水準不亞於任何表演的街頭藝人,那樣悠閒而愉快的氣息讓我對倫敦的第一印象就充滿了美好,最大的遺憾應該是沒有走出外面去照一下這個車站的外觀,在google上面找到的圖片真的很美,據說哈利波特的電影裡的車站就是採用St Pancras車站的外觀。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
如果有買倫敦通行證London Pass,可以參加倫敦塔橋的tour: 塔乘電梯從一個塔上去,穿過通道,再從另一個塔下來,還會介紹塔橋的歷史,不過我考慮了一下我們唯一想入內參觀的景點只有倫敦塔和西敏寺,買Pass並不划算,所以我們並沒有參觀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是非常好照相的地方,就在倫敦塔附近,拍夜景也是很值得的地方,打了燈光的塔橋真的非常美麗,很喜歡它的藍白色調,為古老肅穆的塔橋點綴了一絲清新的感覺。
塔橋建於 19 世紀末,在約定的時間會升起來,讓大船通過,這時下層的車子和行人道就不能走啦! 聽說現在每天還是會有一、兩次,可惜我無緣見到。
西敏宮,又叫國會大廈 Palace of WestminsterHouse of Parliament:
與西敏寺在1987年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1066-1512年之間,英國皇帝在倫敦主要是住在西敏宮的,1512年西敏宮不幸發生了大火,皇室遷往白金漢宮,之後便成為國會的開會場所。
西敏宮在1834年又發生一次嚴重大火,皇宮建築大部分在這個時期都被摧毀了。
1840年開始重建西敏宮,龐大工程持續了30年,採哥德式建築的風格,跟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差不多。
二次大戰時西敏宮也曾遭德軍空襲炸彈毀壞,所以至今還是有在進行西敏宮的修補和保存。
現在的國會是19世紀維多利亞女王時期改建完成的,包括大笨鐘。
國會大廈可以參觀,但是因為平時議會要開會,只有在週末或夏天2個月的休會期間,才有開放,提供每場75分鐘的導覽。另外還有特別開放進去看上下議會辯論的,但詳細流程我不是很清楚。
沿著西敏宮可經過Lambeth Bridge,橋上是拍西敏宮的好地點,另一邊則可拍到倫敦眼(London Eye)。
大笨鐘(Big Ben)
大笨鐘鐘面的下方有拉丁文寫的"DOMINE SALVAM FAC REGINAM NOSTRAM VICTORIAM PRIMAM" (天佑維多利亞女王一世)。
1858年完工,為了紀念總工程師 -- Sir Benjamin Hall 而命名為Big Ben。只有英國的居民才可以進去參觀。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音樂塔。據說大笨鐘本身其實是在慢慢傾斜的,呈現往泰晤士河傾斜0.26度的狀態。不過當然是沒有像比薩斜塔斜的那麼誇張,老實說我也看不出來。
在西敏宮最高的塔樓其實不是大笨鐘,而是西邊的維多利亞塔,本來是國王進入西敏宮的入口。大笨鐘是東邊的塔樓,現已正式改名為伊莉莎白塔Elizabeth Tower,這是為了慶祝英國第二位即位六十周年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第一位就是剛提到的維多利亞女王) -- 東西塔樓分別紀念英國歷史上兩位在位達60年的女王。
傍晚我們來到了Piccadilly Circus,從攝政街一路逛到Oxford Street。
攝政街Regent Street:
起始於Oxford Circus,結束於Piccadilly Circus。這條街上的建築,毎一間至少被列為二級保護建築。在19世紀的時候,是貴族及上流社會的購物街,現今這裡的品牌也是屬於比較高價位的,到Oxford Street會有較中低價位的品牌。而走在這樣的建築中shopping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
Piccadilly Circus看起來就像是小型的紐約 time square。
雖然倫敦的溫度比巴黎低,但實際上這裡並沒有想像中的冷,因為建築集中,擋住了大部分的風,這裡的商店也很集中,紀念品店都開在這裡,而相較於巴黎人,倫敦人似乎比較勤奮XD 因為商店都關的比較晚,即便到了快十二點還是有許多商店燈火通明,滿滿的都是人,讓我們逛的一點都沒有時間的壓力。
晚餐我們吃的是網路上很多人推薦的Lobster & Burger。其實來倫敦前我沒有很在意"吃"的這部分,因為很多人說倫敦的食物很難吃,再加上英鎊很貴,在倫敦我們吃的幾乎都是著名的連鎖店,我那時的想法是主力放在Paris,在倫敦就吃吃連鎖店,能飽就好。但是旅行的有趣之處就在於它總有著出乎意料的發展,我們在倫敦吃的連鎖店都比預期中的好吃,反而是我在Paris用心找的幾家餐廳都平凡的叫我很失望。
不過Lobster & Burger算是倫敦比較昂貴的連鎖餐廳,但以龍蝦來說並沒有真的很貴,我們去的是Soho區那家,雖然已經是九點多還是等了很久,但那時其實路上幾乎每家店都是客滿的,不知是我剛好去的區域都是這樣還是真的民情如此,我的感覺是倫敦人比巴黎人愛喝酒的多,在倫敦到處都是bar,門外站滿要排隊進去的人 or 喝酒喝的很high的人。
老實說我不是很喜歡這點,因為常常遇到發酒瘋的人在路上大吼大笑,相對的巴黎人在這方面優雅許多,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坐在餐廳的外面優雅的啜著咖啡 ,就算是很冷下大雨也要坐在外面,有時外面我也看不出有什麼美妙風景可看,但是他們還是要堅持的坐在外面@@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浪漫性格吧?
龍蝦非常好吃也超大一份,這家賣的也沒幾家菜,顧名思義就是漢堡Burger和龍蝦Lobster,但價位一樣的情況下,當然是要點龍蝦三明治或是蒸龍蝦Steamed Lobster啦! 麵包的部分也烤的香酥香脆,是意猶未盡的一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