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簡單單的看完  卻是一氣呵成

 

沒有近年來歷代古裝片一定要的大量華麗電腦特效
也沒有幾個著名美術造型大師精心打扮華麗到幾近誇張的人物造型

有的只是樸實的劇情發展和環環相扣的故事走向


簡樸的小皇宮裡跟以往一些大陸導演的場景相差頗多
總覺得近年來的幾個大導都有點過於賣弄中國文化
有些東西第一次看很嘗鮮  看多了就顯多餘
斥資幾千萬就為了多拍個跳舞的武打戲  或是伶人在竹林裡(夜宴)
或是連個唱歌那要弄堆金啊粉的講究華麗到不行(十面埋伏)

或許中國古代帝王宮殿裡真有那麼的講究
比如說要洗個澡什麼的也要鉅細爾遺的啥都演出來
可能先要有什麼宮女啊  然後再用特別的姿勢拿出什麼  再怎樣怎樣之類
然後再加上導演刻意的誇張   或許那樣的中國文化的確令人好奇而迷戀
但撇開這些不談
或許可以好好想想
拍下這些畫面
除了令人心生贊嘆之外
對整部片的劇情走向是否有為必要?
就像夜宴
章子怡跟吳彥祖在那裡跳舞鬥劍根本是多餘
只是為了嘩眾取寵的奪取西方觀眾的注意罷了
那跟一般砸錢搏票房的好萊塢大片又有什麼區別?


如果剪掉這些多餘的華麗碎片
部部片子的劇情根本都是簡單的可以
夜宴說穿了不過是一個奪權最後什麼都失去的簡單故事
十面埋伏更直接   英文片名都直接告訴你是一個"飛刀門的故事"了...=.=


經過這麼多華而不實的電影
張之亮在此能拍出墨攻更屬難能可貴


即便是戰爭也拍樸實無華
不再像無極一樣還穿著大紅的戰袍插滿羽毛的殺敵笑死人
很多血惺畫面甚至只是點到為止
不像很多典型的好萊塢片一定都強調那個真的砍下去的樣子XD


很多時候
什麼都拍了出來
人就會麻痺
墨攻有點回復到徐克拍笑傲江湖的那種時期
一刀下去  什麼都沒有看見  但有無限的想像在我們的腦子裡


墨攻說的是墨者帶人守城的故事
一開始我自然也以為不過又是一個花錢拍大場面的戰爭電影
看到一半的時候才慢慢明白
其實這部電影的重點並非在於描寫戰爭

也許導演強調的在於墨者精神
但對我來說  可能我對於那種特別宣導和平很重要的主角或故事
已經看到麻木
所以反而沒有什麼感覺


我在墨攻裡看到的是人心的可怕
而對於梁王才真叫我印象深刻
很多戰爭片最後總是小兵立大功   犧牲慘重最終擊敗大軍云云


然而墨攻裡好人都沒有好下場  那個叫人恨得牙癢癢的皇帝還奇蹟似的得到重生
最終接受百性們擁戴的那副嘴臉真是叫人覺得噁心
但更讓我討厭的角色  在此部片裡的
其實是那些無辜的老百性
特別是中國的老百性


其實看完這麼多中國的戰爭片
我有時真的滿討厭古代那些老百性的
雖然說主角總是在盡力的拯救這些無辜的老百姓
但這些老百姓除了等人家來救之外   還真是一點事也不會做
除此之外  還非常的盲從+無知
比如說絕對的愚民愛國  皇帝做什麼事都是對的
稍微人家搧動幾句就群體在那邊喊什麼把XXX交出去   處死之類
也不懂是非善惡  皇帝說什麼都對   被殺了就逃
也不會反抗   就只會一直救  然後和平了又扯人後腿之類


其實這點滿可悲的   我覺得是中國人的一種奴性
就讓我想到以前看南京大屠殺的時候  就有過一種說法
為什麼中國人在被日本人殺的時候總是一直逃  卻不會反抗?
事實上日本人剛來的時候  他們很害怕
因為他們覺得中國人太多了  如果他們反抗的話  日本人一定全部都被殺
所以他們決定要先下手為強
可是等他們開始大屠殺的時候   他們發現中國百姓只會一直逃  默默接受
這實在是很奇怪的事
就像末代滿清被外國侵略一樣
我想同樣的事如果發生在美國  還是日本
人民早就起來暴動了


總而言之
墨攻是部不錯的片
倒不是那種會讓我感動到哭的片子
而是邊看你會邊理性的去想一些事情


不過有些地方還是一樣沒有處理的很好
但可以理解是為了市場考量   所以需要加入愛情場面
要不然其實我覺得這部片革離這個人物在於生命和世界
其實不見得硬要讓他也得找個女主角來談個小戀愛
不過慶幸的是最後女主角還是魂歸離恨天了
要不然水道那段可真的就變成典型愛情片的老套了

 


--
到了時辰 每個冬天 也會靜靜過去
著出去 途人望 其實我都過得去
你已離場 我記憶中 你卻尚在那裡
對那時期 太過依戀 原來很累贅
炎炎夏季 舊羽絨 不要伴隨
那最壞最好回憶 眨一眨眼亦過去  明日卻 在我手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倩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